收录于合集
#大数据成神之路
271个
年后在家隔离的时候,跟一个读者朋友聊起刚工作的一段日子。对方表示进入新的公司,但是面试的时候可能吹的狠了点,结果发现工作内容完全Hold不住。压力山大,表示想辞职。
群主当时是一个纯小白的身份进入到工作岗位,而且到的是比较牛逼的架构组。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刚好组里同事请假了。然后业务组的同事找过来,让解决问题。我当时感觉一座山压过来了。然后技术老大就坐在我对面,时不时投来"关切"的眼神,我感觉如芒在背,一身冷汗。
然后,群主我自然是比较机智的。我以技术老大要求为由,从业务组里找了两个比较厉害的同学过来帮忙,其实我就是在一边围观...然后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记下来了。那小半年时间感觉比一个世纪还长,首先是时间不够用,因为小白面对一个问题会搞半天,别人可能几分钟就搞定了。技术开发就是这样,这个问题你会,就是一分钟搞定,这个问题你不会,就是一周你也有可能搞不定。
开始的小一个月,被各个组里的"大牛"鄙视了一个遍。我印象很深,有一个同事十分叼比的当面鄙视我一顿...老子忍住一电脑忽死他的冲动就是死皮赖脸问你问题。没办法,脸皮就是厚,你咬我呀。在接下来的小半年时间,带头大哥找我聊过很多次,我也十分坦白,就是菜没办法,我需要一点时间成长。中间的过程就不提了,十分痛苦,后面回想起来,这几个月时间应该是除了高考、考研以后最最痛苦的日子,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家了继续研究代码,数不清熬了多少个深夜。
当然这半年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这半年我从京东、当当买了超过50本书,从最基础的Java Web到比较深入的大数据、机器学习,从头啃,白天啃公司的工程和业务,晚上和周末啃买的书,中间带头大哥还经常问我在看什么书,遇到什么问题没有,每周我都会把我这周看过的书和他说,很庆幸遇到了一个好领导+好校友。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这本书(绝不是广告),因为当时的工作原因,架构组的代码要求质量极高,并且必须优雅且要求高性能。rt能10ms返回绝不接受15ms。所以经常一段代码改好多次。师兄+带头大哥之前是做C++开发,经常手把手教如何做接口和方法设计,所以至今我都对C++的同行保持高度尊敬,一个熟练掌握C++的开发者面对其他面向对象的语言比如Python和Java就像过家家一样简单。
后来过了半年多,因为组织架构调整,组里的同事都慢慢不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我一个人cover整个架构组的工作内容。
在发生组织调整之前,我和师兄周末找个地方坐了坐,聊了很多这段时间的成长,并且师兄在以后的职业生涯给出了宝贵建议。受用至今。刚刚参加工作的同学们,或者进入到一个不熟悉的领域的读者朋友们,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经历。谈不上多么牛逼,现在想起来也就是个过程。这个世界是有天才存在的,但是99.99%的人只需要在努力和专注这个层次做到比其他人好那么一丢丢就可以了。你肯定会遇到一段难熬的日子,在技术开发这个领域,学校和实际工作内容脱节严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这半年到一年时间是为后面的职业生涯打基础的时候。十分重要。你可以选择玩,工作嘛,说到底就是付出时间赚钱,做不到100分做到60、70就可以了。你也可以选择努力一把,迅速成长,凡事做到100分,为后面漫长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等技术能力达到一个层次,跳出这个小圈子,可以去做技术创业或者商业相关的东西,后面的路会更宽。
如果你是我上面那么做的,工作超过1年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开发本身是工作中最最简单的工作内容。你面对的是需求讨论,架构设计,投入产出比,跨部门推进工作,还有可能在多方中找到利益共同点为自己服务,除去技术本身的商业嗅觉等等。《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是个"在卑微中伟大"的赤子。他"明明是个强人"却"天生是个熊样"。他很简单,却活得精彩,有意义,因为他懂得珍惜机会。就像高连长说的:"他每对一件小事,他就像救命的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